编者按: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编者按: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50年前,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卓越的战略智慧和政治勇气,作出了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重大决断。50年来,中日关系沐雨栉风,砥砺前行,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上海和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是友好城市。大阪所在的关西地区有悠久的对华友好传统,是中日交流的重要舞台。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共同编撰文集,东方网作为媒体支持,希望以此方式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重温中日友好初心,汲取历史经验启示,续写民间交流新篇,为推动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增添动力。承前启后 一起走向未来上海和大阪地区两地,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交流久远。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两地被隔离,官民来往被杜绝,两地蕴藏的友好相处、友好交流、友好合作的意愿受到压制。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人为阻碍和限制友好往来与友好合作的因素逐渐被消除,两地友好意愿获得解放,友好活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两地积极相向而行,出现了官民上下一体的具有群众性的友好交流的景象。1973年9月27日,大阪市大岛靖市长致函上海市:“国与国、人民与人民、城市与城市、市民与市民之间加强交流,增进友好是件重要的事情”,希望“两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974年2月,应上海方面邀请,大阪市派遣以西尾正也市长室室长为首的先遣组来沪,与上海市有关方面共商两市结好筹备事宜。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的日中友好协会大阪府本部雨宫礼三理事长偕其助手与友好人士生驹邦夫一起同时抵沪,为两市结好和开展友好交流积极提出建议。同年4月18日,终于水到渠成,上海市与大阪市结为友好城市。由此,上海和大阪地区两地之间从官方到民间的各种友好交流活动广泛持续地发展起来。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加强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和大阪地区两地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双方相向而行更加积极主动,呈现了前所未有的两地要世代友好的感人热潮。几乎所有阶层纷纷参加友好交流合作活动,交流合作的内容广泛、丰富、有意义,友好交流合作的氛围真挚、热情、诚恳动人。双方相互访问、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友好热情、兴高采烈的气氛蔚然成风。1980年10月,相向而行的结果水到渠成,上海市与大阪府结为友好城市。至此,大阪地区的两个最大的地方自治体大阪市和大阪府接连与上海市结成了友好城市,两地开展友好交流合作有了坚实的基础。短短几年功夫,两地能够持续掀起具有群众性的友好交流热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两地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交流久远,容易民相亲,容易心相通;二是两地都能够积极主动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友好交流合作活动不断向前;三是两地都能够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对待过去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历史,而且都由衷地发出要世代友好下去的强烈呼声;四是两地都抱有通过这些友好交流活动共同创建相互尊重、合作双赢的广阔和谐的空间的愿景。大阪地区对上海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支持与贡献是上海人民有目共睹的。2001年,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与大阪编辑协力委员会经过努力、克服许多困难合作编著了《为中日友好作出贡献的人们——大阪地区著名人士的事迹》一书(中文版、日文版),其中中文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末川博、小畑忠良、菅原昌人、金子二郎、雨宫礼三、松田竹千代、斋藤保次、吉村孙三郎、久保专治、川胜传、森井庄内、大西良庆,等等35位人士的事迹,他们是大阪地区和上海两地之间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中日友好交流合作潮流的先驱,是中流砥柱,也是掘井人。上海人民饮水不忘掘井人,心中始终铭记着他们。此书饱含着上海人民对他们的深深的谢意和敬意。上海万国公墓里长眠着日中友好活动的先驱、上海人民尊敬的友人雨宫礼三先生,墓碑由大阪和上海各界人士共同建立。雨宫礼三先生生前曾经这么说,“由发自内心的善良愿望而起的日中友好活动,……必须汲取蕴藏在国民各界层中的有利于日中友好的一切可能性。”他强烈地希望建立相互间“能够坦诚相见”的日中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上海和大阪地区迎来了新时代。虽然两地的友好交流合作从未间断,但是由于双方都发生了很大的深刻的变化,进行的友好交流合作也随之产生变化,双方对交流合作内容的要求提高;人员新老更替不断,对友好交流合作的感受也随之产生变化;人们自由来往越来越方便畅通,群众性活动的燎原之势减弱;来往流向逐渐逆转,大阪地区来沪减少,上海赴大阪地区大幅度增加;两国关系曲折、不稳定因素影响两地民众的思想情绪,干扰友好交流合作的开展,等等。两国正在摸索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这是两地能够顺利有成效地进行友好交流合作的大前提。两地具有文化相通、交流久远的底蕴,能够承前启后,增进相互理解,增进相互尊重,增进相互信赖,增进和谐相处意识,增进共同体意识,携手一起走向未来,共同创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友好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作者 俞彭年 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原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